中国六代机歼40怎么折_中国六代机歼40
1.央媒揭开六代机神秘面纱,外观造型很科幻
2.中国第六代战机出来了吗
3.我国六代战机或先于美国问世?
4.我国正悄悄研制六代机?
5.六代机研发大赛开始!美国抢先一步动手,别人后发优势能否反超?
6.我国不再低调?六代机模型曝光
俄罗斯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获得了巨大的优势。虽然北约也向乌克兰提供了一些武器装备援助,远不能动摇俄罗斯的军事强国地位。各国深知世界形势正在发生变化。要想在各种比赛中取得优势,必须拥有先进的武器装备,战斗机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随着各国战斗机研发步伐的不断推进,战斗机已进入五代机。由于技术和资金限制,只有中国、美国和俄罗斯三个国家拥有五代机。美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两架五代机的国家,其五代机已进入量产阶段,数量已超过100架。我国自主研发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俄罗斯Su-57的隐身性能一直被外界诟病,但俄罗斯却在俄乌冲突中使用了这款先进战机。一队4架Su-57隐身战机追击乌克兰防空系统,创下全球纪录?第一?。中国的六代机一直在网上传言说中国也在研制六代机。歼20服役后,中国研究六代机也就不足为奇了。我们做的不是美国意义上的五代机,也不是俄罗斯意义上的六代机。很有可能在歼20的基础上改进。
美国 F22 已经服役,还没有生产出第六代飞机。中国歼20刚刚服役,六代机已经无法呼吸了。中美两国目前都在搞六代机,还处于技术积累和理论验证阶段。在五代机的基础上进行一定规模的改进,中美等军事强国来,如果真要研制第六代战机,就必须从理论到需求重新开始,重新设计战机,只要突破并用在现有的战斗机上,对空军来说就是一个颠覆性的发展,因为它们代表着难以置信的强大机动性、隐身性、射程、战场感知和数据传输能力。中国六代机处于领先地位,美国六代机追赶中国的希望渺茫。
央媒揭开六代机神秘面纱,外观造型很科幻
我国迎接六代机
据中航官微消息,在对611研究所总工程师王海峰访时,其透露了一个有关中国六代战机的劲爆消息,那就是相比杨伟总师提到的2035年中国迎六代机一事,王海峰总师认为,这一时间很有可能会提前到来。
在中国五代机歼-20妥妥地服役之后,网友们就开始关注六代战机。而在2017年3月份,中国歼-20总师杨伟曾暗示,中国六代机或亮相。而世界各军事国家对于六代机关注重点则在于变循环发动机,人工智能,高超音速及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还有是否上定向能武器。
从这些因素来看,没有哪个国家能够说了算,因为就连一向超前的美国也在摸索六代机。因此中国在六代机上可以说是与美俄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标准完全是由自己来制定的,而我们也终将生产出一款中国特色的六代机。
杨伟总师的这些话的确很振奋人心。但同时杨总师认为,2030年对于世界各国六代机来说,将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因此中国在发展未来空中优势方面必定也会不遗余力,但王海峰总师的话无疑也让网友感到惊喜。
王海峰总师表示,对于六代机的预研工作已经开启,而六代机性能指标则取决于中国所选择战斗模式,还有在完成其它方面的某些技术进展方向上。他同时表示六代机具体时间表并没有,不过2035年,作品将会成为具体的产品,甚至更为接近。其意就是六代机到来不是没有可能的。
中国第六代战机出来了吗
央媒揭开六代机神秘面纱,外观造型很科幻
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开始研制六代机或者五代半战斗机,而中国在这方面从来没有落伍过。根据央视《强军》节目中出现的一架神秘战机照片,国外一些战略观察人士认为,这极有可能是中国正在研制的第六代战机。
画面中的战机外观极具科幻感,整体气动布局设计与现役的歼20有很大区别。虽然保留了鸭翼设计,但其安装位置和鸭翼整体设计与歼20完全不同。随着“未来作战航空系统”的出现,六代机可以通过先进的机载控制网络控制多种传感器和无人机。
在六代机必备的项目技术中,变循环发动机、综合航电系统、隐身技术成为各国首要的科研目标。其中,在变循环发动机的研究上,我国已经完成了初步研究和试验演练,目前只剩下研制阶段。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果,主要是因为中国不久前突破了一项颠覆性技术。
据国内媒体报道,中国已经成功完成了压气机、涡轮机和高推重比等项目。其中有一个项目对我国第六代战斗机的研发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有专家表示,这次我国掌握了推重比为15的发动机压气机技术,这种压气机一旦放几下,就可以应用到新一代战机上,将助力国产第六一代战机提前服役。
由于未来六代机将配备变循环发动机,因此发动机项目试验的内容也是变循环发动机的核心部分。六代机作为新世纪的空军武器,必须要有一颗坚强的心。可变循环发动机的主要优点是它允许发动机在所有条件下全速运行并保证质量。如果中国率先研制出这款发动机,将有望赶超美国。
我国六代战机或先于美国问世?
中国第六代战机还没有亮相。
第六代战斗机指的是人工智能控制的吸气式高超音速战斗机,其使用的是第六代航空发动机。诸多大国已经进入第六代战机概念提案研制阶段,各国正在研究原型机。与第五代战斗机相比,第六代战斗机通过第六代航空发动机的机动性以及全翼身融合和大升阻比设计,使飞机在各种高度、各种姿态下的机动性和隐身性都得到了很好的兼顾。
我国早就做足了研发第六代战斗机的准备工作,从而避免了再一次被他国利用战斗机代差优势拉开距离的局面。中国空军正在以一日千里的速度大踏步前进,未来有了第六代战斗机,中国的空天一体化作战将不再是梦。到那时,也许中国标准将会成为世界参照的对象。
中国的五代战斗机介绍如下:
1、第一代战斗机
第一代战斗机含早期喷气式及20世纪30到40年代的亚声速和高亚声速战斗机(Ma0.6~0.98),代表机型有米格-15、F-86和中国歼-5。
2、第二代战斗机
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服役的Ma1一级、低超声速战斗机(Ma1.3~1.5),代表机型有米格-19、F-100和中国歼-6。
3、第三代战斗机
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服役的Ma2.0一级的战斗机,代表机型有米格-21、F-4、F-104和中国歼-7、歼-8。
4、第四代战斗机
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服役的、以高机动性为主要特点、综合性能显著提升的战斗机,代表机型有米格-29、苏-27、F-14、F-15、F-16和中国歼-10、歼-11。
5、第五代战斗机
21世纪开始服役的新一代战斗机,代表机型有F-22、F-35、苏-57和中国歼-20。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战斗机
我国正悄悄研制六代机?
我国六代战机或先于美国问世
五代战机出来之后,人们便将关注的焦点转向了六代战机,一般来讲,美国总是精于此道,喜欢走在其它国家的前边,从而对它国战机形成代差优势,以保持自己的空中优势。但这一次美国却未能将中国甩下,在美国开始六代战机研发之际,中国六代战机也研制工作也已经开始,这并非是空穴来风,而是歼20战机总设讲师杨伟在访时公开表示的。
据杨伟总师讲,中国六代战机战力提升比相较五代战机与四代战机的差距还要大,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应该就是变循环发动机和光学隐身系统了。
我们知道发动机是战斗机的心脏,发动机对于中国来说似乎都是软肋,但杨总师既然说了要使用我们未曾听说过的变循环发动机,说明应该有些眉目了。否则以中国一向低调的做事风格,恐怕不会过早对外宣扬这一技术的。
变循环发动机不仅解决了涡喷发动机低速性能差、油耗大和涡扇发动机无法实现超音速这些难题,而且它的适应性及消耗率更是惊人的出色。在其它参数不做改变的前提下,它能够让整个飞机燃油率提升六个点以上,所以等于直接将战斗机的航程延长了一半以上。这对于需要执行远程任务的战斗机来说简直就是救世主一般的存在。
此外光学隐身技术的使用将会令战斗机隐身能力再上一个新台阶。虽然这样的技术听起来都有点神乎其神,但当六代战机到来的时候,这些都是我们同美国较量的技术资本。
美国在战斗机领域都处于一种顶尖的,孤独求败的地位,中国五代战机的加速到来令其出其不意。接下来两国在六代战机的研发上将处于同一段位,所以最后谁先迎来六代战机还真的充满了不确定性。中国后来居上超越美国率先研制成功六代战机也完全是有可能的事。
六代机研发大赛开始!美国抢先一步动手,别人后发优势能否反超?
中国正悄悄研制六代机?
五代机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一代战机,美国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启动了五代机的研制,目前F-22和F-35两款战机都已经实现量产和大量服役。而中俄的五代机研制工作后来居上,目前的歼-20战机已经开始小批量交付空军,相关技术也在不断完善。
就在五代机还没有完全普及的现阶段,世界范围内已经出现了关于六代机的构想,甚至有外媒指出已经由国家开始研制六代机。中国是否正在悄悄研制六代机呢?目前还无法作出判断,即使有也是处于完全保密的阶段,但是有三大细节已经释放出了重要的信号。
第一个细节是最受关注的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在所有关于六代机的构想中,这种发动机都是不可或缺的必选技术。六代机要求具备更高的超音速巡航速度,现有的五代机发动机的动力系统已经无法满足这一需求。
中国开始研制这种发动机了吗?答案是有的,早在2012年珠海航展上,时任中航发动机副总裁张健就曾向媒体透露,中国已经开始研究变循环发动机,并且技术目标时间表已经排到了2030年。也就是说这一年会有大事发生,可能新型发动机会在这个时候问世。
到了2017年,中国又低调公开了一种可适用飞行速度达4马赫、飞行高度3万米战斗机的新一代航发概念图,这一指标已经超过了现役的五代机飞行包线,因此被认为是为六代机准备的。另外,这款发动机还有两种工作状态,符合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的概念。
第二个细节就是综合航电系统,相比四代机,五代机的雷达、通讯系统更加先进,技术含量更高,六代机也是如此。根据各国六代机的发展理念,这种战机需要用光传控制、光纤通信技术。
目前中国现役的歼-20战机就配备了以有源相控阵雷达+分布式光学孔径系统为核心的多传感系统,并且这种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六代机的通讯技术需要将多传感系统和物联网技术一起进行适当的升级,即可直接移植使用。
最后一个细节就是雷达,六代机对机载雷达的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中国雷达技术发展速度是有目共睹的,歼-20战机配备的有源相控阵雷达至少配备了20000个T/R组件,雷达总发射功率超过16千瓦,这一数值已经明显超过了美国F-22和F-35战机配备的AN/APG-77和AN/APG-81雷达。
然而中国并没有止步于有源相控阵雷达,还提出了研究新概念雷达,太赫兹雷达就是其中之一。
太赫兹雷达是一种超高频雷达,起初这种雷达被认为是用来对付五代机的,因为它可以穿透障碍物获得图像,甚至可以穿透吸波材料获取目标的反射信号,所以这种雷达可以探测空中飞行的目标,也可以用来反潜。
中国太赫兹雷达研发进展顺利,首部全固态太赫兹成像雷达系统样机的研制已经完成,未来很有可能会安装在六代机上。
最后还有一点,说起六代机不得不提它的技术,相比五代机它需要全向、全频谱的,这就需要在气动设计和纳米隐身材料上双管齐下。值得欣慰的是中国在这两个领域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例如不少高校已经研制出了宽频吸波材料,具有重量轻、吸波能力强的特性,非常适合六代机的设计理念。那么中国的六代机究竟何时可以公开亮相呢?拭目以待吧。
我国不再低调?六代机模型曝光
最近总有人对后发优势、弯道超车津津乐道。但不要忽略一个前提:后!是在落后的前提下去追赶别人,在这期间的某种优势、便利,叫后发优势。有优势,但终究还是落后。不论是后发优势还是弯道超车,前提都是落后于对手。
要清醒。
就像我说歼20比F22、F35强一样,这是优势,但情况也根本不乐观。以美国的实力,完全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出一款新型战机,领先歼20很大一截。这是必然的。前一阵美国放出风,六代机已经首飞,就是例证。
不要想有了歼20,比F22、F35强,中国的战机就能和美国平起平坐甚至超越了,不可能的。
中美战机的局面是美国先搞出F22、F35,十年、十几年以后,中国搞出歼20,追平,甚至略微好一点。然后美国再搞出六代机,又大幅度甩开歼20,十年以后,中国搞出自己的六代机,再追上去......肯定是这样的局面。
而且在以后的日子里,要保证不自乱阵脚,不再出现、那样的情况,坚持稳定的追赶。如果出现问题,打乱节奏,又会出现歼8对抗F22的局面。情况远远、远远没那么乐观。
后发,在时间点上应该是:对手开发出新一代战机,然后你追,努力十年,追平。十年以后是追平了,但在这十年之内,你是落后的。而且是代差的落后。追平以后,对手也在努力,保持十年的平手,对手又开发出新一代战机,又领先你一代,又是十年。然后你再追,十年以后追平。新十年里,还是一代的差距。
所谓的后发优势、弯道超车,充其量能做到:十年持平、十年落后......而作为先发的,永远都是:十年持平、十年领先。这是差距。
账,要算明白。
不要把吃亏当成占便宜,更不要把落后当美谈。
五代机出现以后,对以前的四代机是单方面的,因为有代差。现在开始张罗六代机。之所以能叫六代机,必然也要对五代机形成单方面。最低得是1:50的交换比。掉1架六代机,最低能打掉50架五代机。如果只是1:2的交换比,就只能算5代+,5.5代机。
账算细了,才能看出问题。
在对手的五代机领先你的四代机这十年里,他是处于绝对的优势,1:50,1:100的优势。真打起来,会吃很大的亏。在持平的十年里,自然好办,能打个平手。但在下一个十年里,你的五代机,和对手的六代机比,又是绝对的劣势,1:50,1:100。真打起来,还会吃很大的亏。然后在下一个十年里找回持平......
后发的一方,虽然有一些便利,但每个周期内,最低最低都要面临十年的一个危险时间窗口。如果战争在这期间发生,就知道啥叫后发劣势、弯道被堵了。
后发优势是歼20对F22、F35的优势。即便有,也是比较小。但先发是F22、F35对歼8、歼10的优势。不能比。后发优势也能形成反超,但超的程度会很小,而且不会持久,人家稍微一努力,优势就又变成劣势了,还是一整代的劣势。
后发有优势,先发有劣势,但先发就是先发,后发就是后发。先发需要自己在前面探路,需要冒险,需要承受失败带来的损失。在没有先例的情况下,搞新一代的战机,没有参照物,没有经验教训,完全要靠自己摸索。需要很长的时间,付出很大的努力。投入的人工、经费非常巨大。能不能成,还不一定。最终项目失败了,发现这条路不行,会造成非常大的损失。自己探路,很多路都得试试,隐身机要试试,高空高速的也得试试,低空高机动的、电子战的都得试试。还得做出各种相关设备进行试验,检验。做出10个设备,扔9个......也是很大的成本。
这些是先发的劣势。
后发优势是人家在前面把路都给你探好了,你往前走就行。美国的五代机摆在这,其他的不用考虑,咱们也走隐身的道路就对了。美国人提前帮咱们都比较完了,弯路都替咱们走完了。
说到这咋这么扎心呢?我做培训,有的学生不听话,旁边的学生劝他:听老师的,老师说的肯定对,老师告诉咱们的肯定是捷径,老师这么多年都替咱们把弯路走完了......这也是先发和后发的关系,学生后发,会省很多力气。我先发吃了很多苦,但我能当老师......找点心理平衡吧。
后发很省事,人家走哪条路你跟着走就行。不用自己探路,既省劲又快。先让他做十年小白鼠,他把路走通了,你再跟着。充其量是他掉沟里去了,你跟着也掉进去,还是半斤八两。
先发的需要尝试很多路,但最终只能选择走一条。后发的不用尝试,直接走先发已经走的路。
先发的成本非常高昂,后发会非常省事。但是,先发高昂的成本换来的是10年绝对优势。后发的省事换来的是10年的绝对劣势。如果在这期间打起来,先发的会千倍、万倍把多花的成本赚回来。
账算错了,是要吃大亏的。
战斗机是高端装备,考验的是一个国家的科技:底蕴。非常吃功力。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苏联借助举国体制,开发出米格15,和美国的战斗机分庭抗礼。但从那以后,苏联的战机不断的落后于美国,到了七八十年代,差距已经很大了。苏27确实和F15对等,但F15比它早服役十多年,这就是差距。到了F22、F35的时代,已经不能比了。
战斗机考验的是长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国家的人才、技术、理论有着相当深厚的基础,才能进步。底蕴、长劲,需要时间的沉淀,积累。不但要积累还得保证不被别人落下,自己积攒的这点东西别流失......跟过日子攒家底是一回事。不要吃两年饱饭就忘记过去的黑暗,在这方面,美国还是处于绝对的优势。他积累了那么多年,本来就很强。又是移民国家,绿卡一开,全世界顶尖的科学家都跑他家去了。中国的人才大量跑到美国去发展,没听说有几个美国的人才来中国搞开发。在这样的情况下,底蕴、基本功,想超越美国,短期之内,肯定不可能。
就像郭德纲说的,什么是艺术家?活的比别人时间长就是艺术家。你把别人都熬死了,你就是艺术家。这是真理。不论是个人还是国家乃至于战斗机,这个道理都管用。
国家之间的较量不是互相扔核弹,这都是幻想。国家之间比的就是谁活的时间长。别总惦记别人啥时候死,也别惦记啥时候超过人家,先保证自己活着就好。
飞机之间的较量,几十年之内,不要想什么反超。要保证自己能坚持下来。自己别出乱子。稳定......然后再尽全力,才能做到10年落后,10年持平。这中间有点闪失,就不是10年的差距了。
中国能做到后发,10年追平,恐怕已经是全球的希望。俄罗斯只能抱着核弹,战斗机追上去,想都不要想。他那个苏57生产几十架,没忽悠到外国买家,最后自己都不乐意用,停产的可能:100%,未来还得靠苏35来维持。咱可以把话放到这。欧洲有着很强的科技实力,但英国和美国穿一条裤子,法德毕竟不是一个国家,他们又讲民主,稀泥和起来,没完没了。想在战斗机方面有气色,也看不到希望。
六代机,唯一的可能是美国先造出来,10年以后,中国也造出来。美国对中国有10年的时间优势。其他国家就算了。
想真正的反超、真正的领先,得等。等全世界的科学家争相申请中国国籍......最起码人才不外流,对不对?春秋战国,各国想强大,都得重金、政策、态度去吸引天下人才。现在完全是一回事。
六代机,必须是对现有的五代机拥有绝对优势,1:50、1:100的战损比。而想要这种效果,只能有一个办法:技术突破。用全新的技术造出全新的飞机,打老飞机像杀猪一样容易。技术突破,依靠的也是底蕴、基本功。科技水平、理论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在某个点形成突破。突破,只能是一堆科学家之间,一起研究,某个人做出突破。不可能一个高中生自己突破。
谁率先在技术上获得突破,谁才能造出六代机。而谁的底蕴深、谁的基本功扎实,谁突破。这都得比长劲,不是十年二十年能解决的。
想真正的反超需要底蕴,也需要:冒险。因为后发,只能永远的跟在别人后面。想真正的超越,需要自己跑到最前面探路。需要探很多的路,这里摔个跟头,那里摔个跟头,今天赔一笔钱,明天赔一笔钱。最后发现某条路可行,这一笔赚了。
想领先,必须投入大量的钱,然后要承受冒险失败、赔钱的结果。这就是我说俄罗斯的战机肯定不行了的原因。钱!他的GDP只相当于广东省的。烧不起。烧不起,就不行。投10个大项目,9个失败,1个成功。这是领先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钱也是底蕴。
充足的资金、充足的人才以及充足的时间,有了这家底,才能谈超越。问题也出在这里:美国是印钱,其他国家是干活挣钱。然后他通过多印钱,还能抽走其他国家的钱。他印刷机一转,自己生钱,其他国家挣钱不但艰难,资金池还不断的漏水。人才也是一样,他本来人才多,底子厚。然后绿卡一开,其他国家的人才往他那跑。其他国家费劲培养的人才,也漏。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超越他,太难。
能保证不自乱阵脚,咬牙跟紧,像歼20这样,在某个时间节点,追上去,持平,就不错了。
后发还有个问题:量。
现在F35已经造了几百架,如果F22不停产,到现在,最低也得500架以上。歼20虽然好,但毕竟量产没几年,在数量上处于劣势。六代机也一样,美国先做10年,生产200架,其他国家追上去了,才开始生产,还是劣势。打仗不是战斗机比参数,要全家齐上阵,后发的数量少,也是吃亏。1架歼20比1架F35强,他把几百架全搬来,不好办。
情况应该是10多年以后,美国的六代机生产了200架。中国的六代机刚生产。英国等着买美国六代机,法德开会探讨,俄罗斯的五代机还没整明白......
我国不再低调?六代机模型曝光
六代机一直是中美五代机批量生产后的热门话题,中美两方也都有各种各样的“六代机设计”,其中中国比较知名的,是2022年珠海航展上展出的六代机模型,这款六大机看上去相较于中美五代机更加科幻。
战机的鸭翼
这款六代机最特别的地方在于其无平尾、垂尾、鸭翼的“三无”设计,其中平尾和垂尾是现代战机必备的两处设计,而鸭翼是否设计很大程度上看设计国家的需求,中国的歼-20有鸭翼设计,美国的F-22和F-35没有鸭翼设计,说起鸭翼设计,很多人认为这是歼-20动力不足的无奈之举。
同时很多人认为歼-20的鸭翼设计破坏了它的隐身性,所以美国的两款隐身战机不屑于使用鸭翼设计,这其实是很经典的谬误了,美国并非不想使用鸭翼设计,真实的原因是美国没有那个能力。在隐身性上,战机隐身的原理是尽可能缩小自己的展开表面积,机头多两个“铁片”自然是增加了展开表面积。
但只要机体全身设计得好,鸭翼给隐身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可以弥补甚至是消除的,而有了鸭翼设计的好处可就太多了,提升了其机动性,甚至是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耗油量,美国方面其实也尝试过给五代机设计鸭翼,像美国早期的F-35方案上就尝试过,此外美国的F-15早期版本也有鸭翼,F-15放弃鸭翼总不是因为隐身性方面的考虑吧?
美国放弃鸭翼设计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美国搞不定鸭翼的电传飞控,简单来说,就是装个鸭翼很简单,但装上去机动性提升的同时飞机的稳定性也迅速降低了,要提升飞机的稳定性,就得加强对其的控制,也就是电传飞控技术。
但美国搞不定这种电传飞控技术,更不要提歼-20这类可以“变形”的鸭翼设计使得飞机控制更难,这进一步提升了相关飞控的研发门槛,所以美国没给五代机设计鸭翼,完全就是技术方面跨不过那道门槛的问题,事实上从上世纪到现在,美国在设计战机时,就一直没停止过提出鸭翼设计方案,但美国一直没用,一直提出方案但一直没用,其背后有什么原因不难猜测。
六代机三无设计
至于六代机搞无平尾、垂尾、鸭翼的三无设计,核心目的在于增加隐身性,虽然五代机机体设计好能削减鸭翼带来的对隐身性的影响,但在机体设计得好的同时再取消鸭翼,那飞机的隐身性无疑会更强,再取消飞机的平尾和垂尾,更进一步的提升了战机的隐身性。
但这种设计是一种很极端的设计,因为飞机上的平尾和垂尾就像箭矢的尾羽一样,没了这玩意儿,飞机虽然还能飞和转弯,但在转弯过程中会极端不稳定,在军事化的人造“飞行物”中,保证飞行物飞行轨迹稳定的方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让飞行物旋转,代表性“飞行物”就是的弹头。
弹头旋转后带动了周边气流,气流裹挟着它,再加上它能旋转意味着形体均匀受力稳定,所以旋转防止了弹头乱飘,另一种就是给飞行物装飞翼,代表性飞行物是尾翼稳定的炮弹、巡航导弹以及飞机,气流在机翼边辐条、机翼翼尖都因为机翼的存在方向较为可控,涡流均匀得流向了飞机后方。
此外平尾和垂尾处的气流也因为二者的存在较为稳定,只是未能产生涡流,总之因为机翼、平尾和垂尾的存在,飞机能飞得相当平稳,六代机要取消平尾和垂尾了,仅靠机翼来控制飞机飞行的稳定度,对于飞机飞控的要求更高,六代机飞控的门槛已经到了中国都感觉棘手的地步,其它国家更不用提了。?
六代机的其它问题?
除了飞控的问题,六代机的设计还需要面临很多问题,其一是数据链的问题,现代说起六代机,大众普遍认为其可以控制大量隐身无人机作为自己的僚机,六代机要控制大量无人机,就需要很强很稳定的数据链系统,该数据链要做到不易被切断、不易被干扰、传输快且稳定,并且能传输比现有数据链更多的信息,这就需要背后的国家有更强的通讯技术。
其二是发动机的问题。飞机转弯靠的是横向“滚动”,一般大飞机是靠着平尾和垂尾上的尾舵完成这样的机动,那么压力就来到了发动机身上,现代五代机已经开始重视发动机的矢量(发动机喷口朝不同方向旋转的能力),所以未来六代机大概率还是要延续这样的道路,继续搞矢量发动机。
不同的是,六代机要想有超机动,需要发动机的矢量特征更明显,能更快的完成发动机喷口的旋转,这对于材料和结构的强度具有空前的挑战,并且六代机如果要在五代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航程的话,还需要设计出变循环发动机。
这种发动机是一种能通过改变其内部核心机的武力结构,从而改变其涵道比的发动机,这东西的结构复杂度、对材料强度和耐热性的需求等方方面面都有很高的挑战,所以说,中美研发六代机的进度最多到了一半的地步。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