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米的竞争对手分析

2.小米出货量世界第二背后的荣耀与隐忧

3.小米市场分析

4.雷军登上《新闻联播》,小米究竟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

5.被雷军称的小米2s在当时究竟怎么样?

6.小米的隔空充电,就像把5G基站搬到了家里

7.小米创始人

小米电视出现横条_小米智能电视机横空出世

 小米从11年成立起,到如今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名列前茅,成长之迅速令人咂舌。小米手机能够成功,有方方面面的原因。我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小米成功的原因,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米成功的原因1:选择了一个正确的标的苹果

 国内的众多公司特别是互联网公司都有一个美国的标的。比如携程对标Priceline,Youku对标YouTube,百度对标Google,58对标Craigslist......小米也选择了一个巨无霸的对标,那就是苹果。对标模式的用分两种,一种是直接沿用国外模式,从战术到战略,什么都抄,也不升级,比如爱日租,另一种则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有选择的借鉴,小米无疑是后一种。

 小米学习苹果,不仅雷军被称为雷布斯(尽管该称号来自于米黑,但雷军的服装,演讲风格,PPT风格无一不是翻版的乔布斯),产品沿用期货模式,学习苹果的生态系统建设,学习苹果的广告模式,小米是一个十足的苹果学徒,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学徒不仅改善化的学习,还创造性的学习。小米结合中国国情摒弃高端用户和艺术性转而用发烧和性价比,同时借鉴魅族的粉丝社区,从而形成了一个中国特色的苹果。苹果一直如日中天,又为小米提供了更多的借鉴(选择了错误的标的,凡客就被PPG坑掉了,无秘对标Secret前景黯淡)。

 小米对苹果的借鉴不仅仅是产品线的借鉴,更重要的是商业模式和生态的借鉴。小米对苹果商业模式的对比如下,你会发现小米几乎就是一个中国的苹果。

 当然,小米成功最主要的因子MIUI就是标的苹果系统软件iOS的良性发展结果,要知道MIUI之前的那些系统真是反人性到底了,而且UI难看得要死,即使有小型好用的系统也源于个人的喜好很难持续的修复bug,增加功能。MIUI为小米积累了第一批的原始粉丝,然后粉丝延展到小米手机和其他产品线,进而带来口碑和品牌的发散影响,现在小米的生活方式解决方案和智能家居连接解决方案就是借用了MIUI的整体系统。

 小米成功的原因2:雷军其人的影响力

 雷军是小米的灵魂人物,可以说雷军从团队和融资的方面缔造了小米的成功,没有雷军就没有小米。

 雷军深厚的行业积累。雷军从92年加盟金山,98年成为CEO,后创办卓越,成为天使投资人,雷军对行业有非常深的积累,其一举奠定了小米的业务模式和发展方向。

 雷军的人脉圈。不得不说,雷军这一代的企业家大多是毛氏管理的拥趸,也践行着的理论,比如奉行?把朋友搞的多多的,把敌人搞的少少的?的雷军就是一例。雷军在金山和卓越以及之后的天使投资上都一步步的扩大了自己的人脉圈,这些人脉大多都成为了小米的助力。比如小米成立之初的5个创始人就是其人脉的绝佳体现,其中黎万强还是雷军在金山的老下属,随着小米爆发式的发展,原谷歌副总裁Hugo Barra、原新浪总编辑陈彤、原高通副总裁王翔等都加盟小米,成为了创业者中最豪华的高管团队。而朋友对雷军及小米的支持也是非常大的,比如2011年包括凡客诚品CEO 陈年、UCWEB首席执行官俞永福、多玩游戏总裁李学凌、尚品网创始人赵世诚、拉卡拉CEO 孙陶然、乐淘网创始人毕胜等为小米新品发布而怒摔iPhone来造势。

 雷军的人脉圈还体现在央视多次报道,将小米作为礼物赠送给国民党名誉连战等方面,当然雷军在媒体的影响力体现更不用说了。

 雷军对小米投资人引进的助力。雷军拥有巨大的行业人脉,其中也包括投资人,所以小米是含着金钥匙完全不需要考虑资本的情况下成立的,比如雷军的朋友晨兴创投合伙人刘芹在获得小米准备成立时即决定投资,后面也跟透了B轮,雷军的顺为基金也投资了小米A+B轮。甚至有投资者表示,因为信任雷军从金山创立小米的野心(雷军原因离职创业对企业的梦想和信心肯定很高,企业市值肯定不低),所以只要100亿美金以下直接跟投。可以说,雷军的地位直接决定了小米发展过程中完全不愁资金。

 小米成功的原因3:低价价格战

 可能有的人会用性价比来形容小米,当然小米也是一直宣称自己有性价比的优势,我之所以提小米是低价的价格战而不是性价比,是因为性价比太过宽泛了,性价比有2个因子,性能和价格,而性能的衡量方面太多了,比如苹果手机整体系统特别完善,操作简捷,使用方便,性能和用户满足感远远高于其他手机,理论上苹果应该是性价比最高的手机。但是实际上国内手机行业我们说的性价比都是指硬件配置和价格,将性价比直接赤裸裸的演变成硬件和价格。在同样配置的硬件上来比价格,在同样价格上来比配置的高低。

 价格战是无往而不利的利器,再强大的商业模式和护城河也抵挡不住,所以有很多观察者认为中国电商只有一个利器,那就是价格战。去哪儿靠价格战咬住了携程,滴滴靠价格战干死了快的,360靠价格战屠掉了瑞星,淘宝用价格战颠覆了ebay.......

 小米也是一样,凭借因砍掉渠道和品牌广告节省下来的成本控制产品售价,最终以远低于市场价的方式攻占市场,打得传统手机品牌找不着北,这也是小米迅速发展获得用户认可的最大因素之一,而随着其他品牌的跟进,小米手机的增长也进一步放缓了,价格战为小米带来的优势被削弱甚至被取代了,所以小米已经多久没有用,性价比这样的词汇了?

 当然,价格战本身不是什么本事,谁都能做。但持续不断的持之以恒的价格战就是本事了,而这个本事是不容易学得来的,小米期货类的价格战又秒杀了对手一条街了,借用雷军的话,小米价格战就是《三体》里的降维攻击了,完全让对手不适应。

 小米成功的原因4:极致单品带来的口碑

 在小米横空出世前,手机要么是价格便宜毫无品牌的山寨机,要么是价格高品牌好的三星之流。小米填补了又便宜又有品牌的?高性价比?手机的定位空缺。小米口碑做的好完全是源于极致的单品,这个极致单品有两点定位优势:

 被定位于最好用最牛逼的国产手机,占领了消费者心智。小米的价格和性能服务于?发烧友?,且不断夯实其?高性价比?的定位,加之小米巧妙的和友商做对比,所以在用户心中小米已经成为了最好的国产手机品牌。

 小米满足了用户能消费得起还有面子的心理满足感。手机是最接近人体的连接设备,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电子设备,这就决定了手机和服装配饰一样,不仅仅有使用价值,更是一个人品味和偏好的体现,所以手机更重要的是满足用户的心理预期,那就是体现用户的工具,什么人用什么手机,我牛逼所以我用的手机也牛逼,我文艺所以我用文艺手机,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所以我也用能体现我格调的手机。

 小米之前的手机除了苹果、三星、初期的HTC能满足用户超期的心理预期外,其他中华酷联或者步步高都只停留在一个好用的手机,但都未达到用户爱炫耀的心理预期,而小米最初则满足了用户的心理需求?我用的是最牛逼的国产手机而你没有或者没买到,所以我心理满足感比你更高,我拿出手机能得到你羡慕的赞叹?。特别是小米的期货模式更加剧了这一心理满足感,我秒到了而你没有,要不要问问我是怎么秒到的?

 当然随着小米结束期货模式、小米发货量增大带来的烂大街街机和?性价比?被友商超过,小米用户的心理满足感已逐渐回落了。但即使如此,在满足用户?我用最好国产手机?的心理预期仍然秒杀中华酷联一条街,特别是小米品牌自上(一二线城市)而下(三四五六七线城市)的延伸,当然更多诸如锤子、一加品牌在核心目标用户心中也达到了用户心理满足感,但还有一定的路需要走。

 小米成功的原因5:有逻辑地?黑?友商

 周鸿祎有句调侃是?湖北人陈一舟最聪明雷军第二我第三?充分说明了雷军的聪明,雷军的聪明体现在非常有逻辑的?黑?友商,达成在用户心中小米最具性价比,是的手机品牌的定位。

 将手机性能等比为手机硬件高低。小米成功的教育了用户手机硬件配置越高手机性能越好,一系列成功的对比让用户深刻的认识到了小米与友商的距离,期货模式、无线下成本的小米完全在硬件上秒杀对手,同时这也为众多媒体提供了小米领先友商的最直接证据,用户从媒体报道上更加深了小米比友商的领先的认知。

 尽管我们知道单独硬件配置并不一定带来好的使用体验和功能体验,但这种体验只能是逻辑性的表述,和配置的直观对比相比说服人是多么的苍白,这也是为什么老罗要在锤子T1发布时用一句话来带过每个主要硬件(如SmartisanT1用高通骁01四核处理器,主频2.5GHz,老罗归结来说这是一颗?目前量产的全球最快移动CPU?)。

 首创性的使用跑分工具对比友商。小米是首创性使用跑分工具来对比友商产品的功能,这种方式会因使用的跑分工具不同而得出不同的结果,但对消费者来说是最直观的,因为它将枯燥的无法直接明确的性能对比演化成一个个数字,用户也更易记忆。不服跑个分,所以直接导致了部分厂商不得不针对跑分工具来优化跑分数据,遇到跑分软件自动超频。

 小米是否有超频我不知道,但是小米的跑分主要工具安兔兔就是雷军投资的。

 御用媒体捧小米黑友商。雷军的顺为基金不仅仅投资有前景的项目,更倾向于投资可以服务小米生态的有前景的项目,而这些被投资媒体或企业就自然而然会站队,进而不得不或者有预谋的捧小米黑友商。比如雷军就投资了手机测评机构Zealer,后期有了Zealer和锤子的骂战(当然可能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顺为基金投资雷锋网后雷锋网捧小米的文章多了,黑友商的文章层出不穷是事实。当然顺为基金还投资了Techweb、知乎、乐讯社区等众多互联网媒体或社区,具备高度公信力的媒体我不知道有多少,反正这些媒体上友商的负面可是不少。

 定位精准,找准了新兴市场。小米成立之初的国产手机要么定位高端3000元以上价位,要么定位低端1000元以下价位,但1000~2000的价位是个蓝海。小米定位的屌丝群体同样也是个蓝海,他们不愿意将就又希望用更低的价格买到更有的产品。而小米的一些策略也紧紧服务于屌丝群体,比如讲究性价比,因为只有屌丝才注重性价比,高富帅要么看性、要么看价,绝对不看比,矮穷矬则只能什么都不看。

 英文博客HungerMarketinginChina对米粉群体做了一个典型用户画像:年轻男性,受教育较差,中小城市居多,收入在同龄中较低,难受同龄女青年青睐,爱宅在家里上网打游戏,容易对偶像盲目崇拜等..

 社会化媒体应用(全员皆客服)。小米真正用社会化媒体对品牌成功有促进的不是社会化媒体营销,不是有奖转发,而是真正的全员皆客服和倾听用户反馈。笔者曾在微博反馈小米路由器信号弱,最后得到小米新媒体工程师邹龙俊的解决,全员利用社会化媒体带来的结果是用户的投诉或使用问题可以得到迅速的解决,这比客服干巴巴的耗时长的投诉机制更迅速有效,更能获得用户好感。全员客服目前除了小米,恐怕其他公司都没法跟进,只能反馈,因为在大多数公司没有任何人能代表公司发言。

 当然,小米恐怕也要注意的是全员客服也带来了风险,比如今年7月,刘作虎就喊话雷军:管好小米员工不要无端攻击友商。

小米的竞争对手分析

文 | 表外表里(ID:excel-ers),作者 | 周霄 刘谧(高级研究员),编辑 | Reno,数据支持 | 洞见数据研究院

在上市两周年之际,股价在地上 “趴”了多月的小米,终于猛涨了一波,从5月开始股价一路狂奔,两个月内上涨幅度超过了71%,近日最高达到了17.5港币。

“小米股价大涨”也成为近期投资市场热议的话题,在 科技 圈也引发了阵阵讨论。

那么,在这个“活久见”的2020年夏天,市场为什么突然对小米热情高涨?本文分以下三个部分进行对这一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① 业务层面,有触底反弹迹象

② 量价齐驱,业绩弹性较高

③ 牛市来袭,小米也水涨船高

提到小米,部分90后的印象可能是“年轻人的第一部手机”,但95后甚至00后更多是从电动平衡车、小爱同学开始认识小米,这种不同印象的背后是小米手机在国内市场份额的一路下跌以及IOT明星产品的不断涌现。

然而在这个5G即将爆发的开端,小米重回股价发行点,是否是因为市场看到了小米系列呈现的相关信号?

手机业务:国内5G姗姗而至、海外4G正值高速增长期

2011年小米手机横空出世,之后的这十年,手机行业虽波澜不止,但小米手机一直紧握住“性价比”这张王牌,让其在国内以及国际市场获得了一席之地。

所以,要探讨目前小米手机的现状及发展,我们主要从小米手机的国内市场;以及在国外较为卖座的西欧市场和印度市场这两大方面来分析。

目前我国的5G商用技术正走在世界前列,为了抓住国内市场的5G换机潮,小米也是做足了准备,公司预计今年将会发布超过10部5G手机。那么国内消费者会买小米的账吗?

事实上,虽然受到了疫情的影响,但国内消费者对5G手机的购买力仍较大范围存在——从目前国内5G手机的销售情况来看,在遭遇今年1、2月疫情影响下的销量下跌后,3月份开始5G手机的销量在国内迅速上涨,整个5G手机市场开始反弹。根据中国信息通讯研究院数据,截止到2020年5月,国内5G手机的销售占比达到46.3%。

我们之前文章提到过, 当手机产品发生技术性变革的时候,比如从4G更换为5G时,最先受益的往往是价位中端,高性价比的手机产商 ,因为这类手机满足了部分用户的即时体验与消费。等到两年后的普通换机周期到来时,这部分用户才会选择购买价格定位较高的手机。

小米作为智能手机性价比的代表,也就顺应了换机早期的这部分市场,吸引了部分换机用户的青睐。这一点也在小米手机近三个月的销售情况上有所体现。2019年Q3季度,小米手机在大中华地区市场份额跌至9%,之后的两个季度开始反弹,特别是今年Q1季度,其市场份额涨回到10.6%,有持续反弹的迹象。

其次,再来说说小米手机的“国际化”之路,也比过去两年,迎来更为好运时机。

首先是欧洲市场,目前欧洲大多国家仍然处于4G的普及和高速扩张时期,截止2019H1,西欧的4G手机占比为57.6%,仅相当于中国2016年的普及水平;而中东欧占比仅7%, 4G狂潮即将到来。

作为交叉验证,观测2020年Q1数据,我们可以看到, 在西欧市场上,小米销售数据狂涨79% 、一跃成为西欧市场占有率第四的手机企业,与此相比,三星华为均大幅下降。同时,东欧的土耳其、波兰市场,小米同样也是长势良好,华为、三星、苹果们纷纷败下阵来。

最后需要提到的是小米的印度市场。小米于2014年进入印度市场后,在印度实行硬件制造本地化,凭借较低的价格和较优质的售后服务,迅速拿下了印度市场。

到如今,小米在印度的市场份额长期处于领先地位——走在印度街头,每10个智能手机用户,就有3个人用的是小米。

虽然印度市场的疫情及部分政治因素,对小米后续的销量及份额产生一定影响,但受益于小米进入印度后实行的供应链和产品本土化政策,短期来看,网络效应下及品牌效应下,印度市场对于小米的热情不会迅速改变。

IOT持续增长:丰富SKU、明星产品双驱动

早在2013年小米就开始布局IOT生态,从2018年以来,雷军更是多次表示,未来五年,手机和IOT是小米发展的“双引擎”。

截至2020年3月31日,在不包含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的情况下,小米IoT平台已连接的IoT设备数达到2.52亿台,同比增长42.6%。

IOT的迅速扩张,首先离不开其爆款产品,如智能电视、智能可穿戴设备(小米手环等)、智能音箱长期处于国内较领先地位,这几个产品算得上在市场上比较能打。其中小米手环的变现最为亮眼,根据 Canalys 可穿戴手环的出货量估计,小米手环4在2019年第三季度至 2020 年第一季度期间全球最畅销的可穿戴手环产品。

除了爆款产品持续占据市场引导力之外,小米的IOT体系也在不断地完善,不断地朝着多元化发展。2020年5月以来,小米官方陆陆续续发布洗衣机、小米手环5、智慧门、OLED电视等产品,不断丰富着其IOT生态。而随之而来的5G普及,或许会为其IOT的生态发展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为其IOT布局助力。

互联网业务:流量入口打开

对手机和IOT产品在接下来一段时间的较好预期, 从理论上讲,可以为小米互联网业务进一步打开流量入口

从数据来看,小米的用户数量在不断增加,截止到2020年Q1季度已经超过3亿。根据小米Q1季度财报显示,人工智能“小爱同学”月活用户数也超过7千万。

这表明小米已经掌握了不小的流量入口,这也给之后的流量变现带来的更多的机会,一定程度上扩充了公司的增长引擎。

从业务层面看,小米手机在海内外均结构性受益、IOT持续增长,对网上营销的流量接入会是一个强有力的支持。

然而,长远来看,这些利好因素还是会受到一些不确定件的影响。

首先是国内5G手机市场竞争激烈。整个5G市场的饼,虽然越摊越大,但其他手机厂商纷纷加入战场,向千元机 探索 ,实行“性价比”策略,竞争加剧避免。

同时,5G手机的边际体验改善度或许也是一个问题,当我们从3G时代过渡到4G时代的时候,在使用手机时,对于流量提升带来的用户体验是有明显的突破的。5G是否能给用户带来当年4G的体验突破,这是我们站在当下这个时点很难想象的。如果5G产品没有实质性差异体验,显然5G预期就可能落空。

其次是国际市场。

小米近几月在欧洲市场销量大涨的原因,除了本身的4G手机带来的结构性受益以外,友商的离场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去年九月,“”的政策影响下,美国限制华为芯片进口,谷歌中断华为GMS服务。这对国内用户,并没有太大影响;但对国外用户来说,只有安装了谷歌,才可以下载市面上大多数的APP。没有谷歌服务,mate 30 再牛,也只相当于一台废机。

再则,事实上,华为2020Q1在欧洲市场的4700万销量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荣耀”低端机型,是和小米一样的性价比手机。

如果没有这场“贸易战”,在4G增长高峰期的欧洲市场上,华为荣耀与小米一样,都是周期内的受益机型。而这次小米的暴增,一方面是“高速增长期,低价产品风靡”规律使然,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吃了一口“华为的蛋糕”。

所以小米在欧洲市场上的亮眼表现部分源于竞争趋缓,而一旦欧洲市场上的这种竞争加剧,小米能否保持结构性优势,我们还得打个问号。

而在印度市场上,虽说小米短期内受到的冲击有限,但抛却政治和疫情“黑天鹅“因素,我们观测到vivo在印度市场的份额其实也增长迅速,从2019Q1的13.1%,在一年内迅速上涨至2020Q1的21%。印尼市场中,vivo销量已占据第一。Vivo的强劲增长也会对小米份额产生一定的侵蚀,对其来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风险因素。

从业务层面看,小米似乎赶上了国内5G和海外4G的双重周期性受益,但对投资人来说,更重要的在于业务层面增长后,能不能带来财务层面,即利润的增长。

根据财报,小米平均每部手机的收入增长,总是低于每部手机的毛利润增长,2020Q1每部手机的收入同比增长了9%,而毛利润同比增长为16%。

如果把收入增长比作列车运行,毛利润就好像在运行的列车上奔跑,有一个叠加的加速度。由此一来, 收入增长的同时,企业在每部手机上能赚到的毛利润更多。

在IOT业务中,也能看到这样的毛利润同比增长,大于收入同比增长。尤其在2018Q3之后,这样的趋势更为明显了。(2019Q4收入增长大于毛利润增长是因为年终大促,智能电视及一些明星产品的销量猛增,但此时没有形成足够的成本规模化优势,所以年终大促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冲销量”进行了“让利”。)

而在小米手机和IOT这个数据表现的背后,其实有成本端和收入端两个原因。

从业务性质上来说, 小米其实是一个销量驱动型、或者销量敏感型的企业。 也就是说,随着销量的提升,平摊到每一件商品的制造费用会不断下降,由此一来,销量打开后,哪怕价格没有上涨,利润也会增长更快。

2017年,APP生态系统,触摸屏、指纹识别等新技术带来了国内4G时代的第二次手机热潮,为了跟上这波“潮流”小米必须升级硬件。从屏幕密码解锁到home键指纹解锁的背后是原材料、加工等一系列生产成本的提升。

根据财报,小米平均每部手机的生产成本从2017Q2的789元一路上涨到了2018Q3的986元最高点。

而这波技术浪潮过去,尚未迎来新的技术革新时,各种品牌的手机开始大同小异。销量越大的厂家,由于规模优势,其单件成本就会有所下降。

小米的单件手机成本从2018Q4开始下降,直至2019Q4,下降到了871元,相比一年前的最高点,此时每台手机的生产成本下降了115元。

2020Q1,由于5G手机技术革新的到来,每部手机的成本又开始上涨,为955元。但从绝对值来看,相比2018Q3的986元高点,仍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

而每部手机成本的降低背后,其实就是随着销售量提升,制造费用在不断降低。

一般来讲,产品制造费用分为原材料、人工和设备厂房费用。但我们在分析设备、厂房费用时,却发现其折旧在2019Q1之后大幅提升了。

2018Q4之前,其设备物业折旧占营收比总在0.1%左右,然而2019Q1开始,该数据突然飙升至0.48%,此后也基本在0.45%以上。

正常情况下,数据的突增猛降背后,一定都有相对应的发生。

详查新闻就发现,2018年11月小米武汉总部大楼正式开工,总投资3.4亿。根据其2018Q4财报,其物业及设备资产也出现猛增,占营收比从上个季度的5%突然增长到了11%。

也就是说,盖大楼这件事情,在财务报表上,先表现在了2018Q4的资产增加上,然后从2019Q1开始折旧。这样一来,小米制造费用中的“设备厂房费用”被盖楼“污染”,我们很难从这个层面去判断费用随销量增长而变化的情况。

但另一方面,虽然设备厂房费用猛增,但我们前面提到的整体成本在下降, 理论上说明其人工和原材料费用降低幅度其实较大,覆盖了新建大楼的成本增长。

也就是说,随着销量的提升,小米可以向上压缩购原材料的价格,平摊到每一个售出货物的员工成本也在下降,由此整体成本下降,使得毛利润得以提升。

这也侧面印证小米是具有一定经营杠杆的,或者说确实是销量驱动的生意。

平均到每部手机的毛利上涨,除了成本逐渐呈规模化外,还源于小米在逐渐提价。也就是说, 成本端减小的同时,收入端的单价也在提升。 并且我们认为,由于市场竞争环境趋缓,小米之后的提价空间也会相对大一点。

2014年之后,国内4G换机潮刚刚开始的时候,手机市场可谓是遍地开花,遍地都是千元机。中兴、酷派、华硕,各个厂商都在打价格战。

现在看来,小米的性价比优势,在2014年其实不足为奇。小米在价格战中推出Redmi Note,价格下探到了千元以下,但中兴、华硕等品牌价格也基本都在同一水平。彼时,这些手机厂商为了抢占市场,恨不得将价格压到最低,更遑论涨价。

2018年之后,众多千元机品牌陨落,酷派、HTC、朵唯等品牌逐渐淡出大众视野,整个市场竞争趋缓。小米在一番混战中存活下来,份额基本稳定在13%左右高点的同时,也开始慢慢涨价。

2018Q2,小米大中华区的份额提升到了13.9%的最高点,这个季度小米顺势推出旗舰机小米6,价格定在2000元以上,ASP从818涨到了953元。

2018Q2涨价后,再辅以销量上涨,可以看到小米每部手机的毛利润得以明显的提升,从2018Q1的441元迅速上涨到了524元,2018Q3再涨至641元。2018Q4,小米乘胜追击,推出了Mi 8及小米MIX 3等中高端机型,每台毛利润激增至835元。

回到5G开端的2020年,我们认为国内5G手机市场更偏向于寡头,市场竞争相比遍地开花的2014年会缓和一些,小米的价格腾挪空间也会相对较大。

目前来看,国内推出5G手机的厂商只有华为、三星、OPPO和小米(包括Redmi),且主打2000元以下5G机型的只有Redmi。

既然小米从目前来看,似乎有着较为宽松的提价空间,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大胆设,其单个手机的毛利润,实际上也会有一个不错的提振空间?

根据我们上面的分析,一方面由于小米属于销量驱动型,只要销量打开,其利润理论上可以增长得更快;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竞争趋缓,小米看似有一定的提价空间,利润也会随之提高。

量价齐驱下,小米在之后的利润增长实际上有一个很好的想象空间。

如果说小米股价的飙升,核心原因是上述的业绩良好预期,以及这个预期背后的利润较好预期,那么次要原因或许也离不开整个股市的一路向上。

疫情“黑天鹅”似乎将全球经济笼罩起来, 全球范围内各国为提振经济开始货币放水。

美联储宣布将维持零利率直至经济复苏,并亲自下场为市场增添流动性(买入公司债ETF等),资产负债表更是从原来的四万多亿美元一度突破七万亿美元、美国M2供应量激增。

与08年金融危机后相同,资金并未如预期一样流入实体经济。相反, 资金纷纷流入了股市中 ,纳斯达克指数更是一次又一次形成新的“All-Time High”。

国内央行也是数次降息降准。1月6日,全面降准0.5PCT、2月3日下调7天期逆回购利率、4月15日实施中小银行降准政策、4月20日再次下调LPR、6月18日“降息”20个基点。

由此,大批资金流入股市,A股市场在券商权重股的带领下向指数发起冲击并开启了新一轮牛市,无数股民、资金跑步入场。随着A股市场的这轮牛市的到来,一部分南向资金选择涌入港股市场抢筹。

上证指数于7月13日涨至3443.29的收盘价,较3月最低点增长幅度超过27%;恒生指数也在7月6日以26339的高点收盘,相比3月低点上涨21.8%。

另一方面,随着国内经济复苏,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对小米在5G手机业务的预期,多家投行、券商分析师纷纷上调了小米目标价。

而小米自身也在6.23日的股东大会上通过了关于回购不超过10%股票的提案。提案的通过表明了小米对于公司后续营收以及盈利的看好。资本市场也立马给出了回应:在6.24日,小米股票久违的出现了一根大阳线,当天涨幅超过9%。

多重因素下,小米3月暴跌的股价,也从5月开始得以恢复,并逐渐开启大幅反弹。7月10日,小米最高价涨至17.5元,终于站回两年前的发行价。

两年后的今天,我们对小米的业务增长,以及业务增长背后的利润加速,有着一定的预期,也正是因为这样的预期,小米终于站回发行价。

不过,小米目前的这条股价U型线能否继续画成“对勾”,还要看国内5G预期究竟能落实到什么程度、国外4G优势能否持续保持下去、利润增长是否如期兑现、市场情绪是否会迅速冷却等多重因素。

如果上述核心指标都能达到预期,这个“才露尖尖角”的股价或许只是开始。

小米出货量世界第二背后的荣耀与隐忧

小米生态链扩张,四面树敌,盘点小米各个领域的竞争对手

小米从刚开始的一个手机厂商,发展成如今横跨家电、服饰、日用百货及生活用品等各大领域的综合性企业。目前,米家有品有十三大品类,覆盖家电、家居、手机、智能、影音、服饰、日用、餐厨、食品、出行、配件、婴童、文创等方面。

致力于做中国行业鲶鱼的小米,生态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从手机厂商如华为OV到空调企业格力,再到腾讯的游戏,小米生态链在不断扩张的同时,可谓是四面树敌。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小米各个领域的对手。

1、OPPO、vivo

2101年,第一代小米手机横空出世。彼时,国产手机市场还是中华酷联的天下,小米刚出来时简直是在巨头环伺的局面下瑟瑟发抖。而如今,中华酷联仅剩华为,小米已经在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站稳脚跟。

若论小米在手机市场的对手,每一家手机厂商都是。但这里要特别强调OPPO和vivo,就是因为小米已经从单纯的线上转型为线上线下齐发力。OPPO和vivo跟小米手机一样,从中华酷联时代起步,依靠超强的营销手段和线下渠道,硬是打出一片天地。而如今,小米正在跟OV在线下展开正面交锋。近期雷军和林斌在河南的“下乡”估计会给OV造成不小的心里压力,正是因为小米已经盯上了线下这块宝地。

2、格力

小米和格力的“对战”是闹得最响的,从雷军和董明珠的“十亿赌约”到小米智米空调再到格力手机,小米和格力已经成了全方位的竞争对手。

2015年,董明珠宣布格力要做手机了,并放出“格力手机要卖一亿部”“分分钟超过小米”的豪言。2017年,雷军携小米生态链企业智米推出智米空调,正式进军空调行业。

3、360

如果真的有宿命的话,周鸿祎与雷军这两个湖北老乡,冥冥之中似乎注定会纠缠一生。但360更像是小米的挑战者,正如曾经的小米手机四处挑战别人。360几乎每一款手机都在对标小米手机,360跟华远地产合作跨界进军地产也是为了在智能家居市场聚狙击小米。

4、苹果、Fitbit

2014年8月,小米手环正式上线,经过3年的发展,如今小米已经是全球智能穿戴设备的龙头老大。IDC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小米2017年第一季度取代Fitbit,成为全球第一大可穿戴设备厂商,脚下踩着的还有苹果。

4、腾讯

众所周知,游戏市场是最赚钱的领域。2017年CJ期间,小米互娱第一次以游戏运营商的身份,带着MOBA《小米超神》、FPS《小米枪战》、竞速赛车《小米赛车》3款产品出现在展馆中,3款游戏都被认为是对标腾讯的《王者荣耀》、《CF》、《QQ飞车》,这简直是赤裸裸的挑衅。

5、家电厂商

目前的智能家居市场还是混战的局面,没有人包括小米自己敢说在智能家居市场占据绝对领先的优势。在2015 CES上,以LG、三星为代表的国际企业,以TCL、海尔为代表的中国企业都展示了以突出智能家电为核心的智能家居概念。不过由于家电产品更换周期长、消费者购买的家电品牌较杂、标准不统一等原因,以家电企业为主导的智能家庭概念成功率并不高。

当然,随着小米生态链的不断扩张,小米在各个领域的竞争对手远不止以上所说的5个竞争对手。比如电视领域的乐视、创维,路由器领域的TP-link,充电宝领域的品胜

小米市场分析

据IDC最新发布的2021 Q2全球智能手机市占率统计显示, 小米手机销量超越了苹果,晋升全球第二 。小米Q2出货量5310万台手机,增长86.6%,市占率16.9%。世界媒体也纷纷以“小米在全球智能手机单季的供货量方面首次跃居份额第2位”为题进行了报道。

手机市场份额前五

面对这份成绩单,小米自然喜出望外。但在这种喜悦和荣耀的背后,小米还有很多的问题要直面。

01

没有 科技 含量加持的走量

在这么多年的摸爬滚打之后, 小米已经完成了从最早的草根品牌的定位,向成熟品牌的迈进和转型 。小米所取得的成绩,也说明了这一点。但出货量并不意味着创收能力的突飞猛进。

最近小米也入选2021《财富》世界500强,排名第338位。较去年上升84位,成为互联网相关企业中进步最快的世界500强企业。这是小米连续三年上榜。

但是对榜单稍加比较,就会发现三星电子排名第15;在盈利方面,苹果以574亿美元的利润位居榜首。在手机软件领域,谷歌和苹果所控制的移动操作系统安卓(Android)和iOS的市场占别高达81.5%和18.4%,几乎控制了整个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市场。

因为芯片出货面临的普遍短缺,芯片企业的上升也很快。此情此景,就不得不提 小米自研芯片的失利和败北 。在芯片方面,小米的战略眼光是到位的。澎湃S1,发布于2017年,是一款28nm制造、8核Cortex-A53的手机芯片,应用于小米5C这款手机上。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款芯片的失败是必然的,28nm的工艺相较其他同级芯片劣势明显,最关键的是它的基带芯片,别说全网通了,连双网通都很勉强,LTE也只做到Cat.4。

手机最核心的软硬件方面,小米都不占自研的优势 。虽然三星也是安卓阵营,但是三星不单自己做手机,更重要的是占据了上游的供应链,在芯片等方面保有绝对优势。

虽然从出货量的维度来讲, 小米取得了全球第二的成绩,但整体的综合表现都并不出色 。华为手机刚刚开完发布会,面对封锁坦诚供应不足。小米整体出货量的上升,某种程度上是 因为华为份额的下降,小米挤占了这部分空间

但也正是这一点, 小米的这种受益模式注定不会持续太长时间 。如果说去年,小米是华为销量对冲最大的受益者,那么到了今年,华为手机业务还剩多少市场份额关系到小米是否还能继续享受这种销量对冲而保持去年高速增长的势头。

手机出货量

根据浦银国际研究的报告,今年小米将继续受益于华为手机销量的对冲。其中欧洲市场将拿下30-35%华为手机的市场空间;其次是中国市场,小米将拿下约30%华为手机的市场空间,而 从全球看,小米将会获得27%左右华为手机的市场空间 。但向小米一边倒的局面将被更加均衡所替代,后知后觉的OV将分别拿下华为手机22%和20%左右的空间。

02

小米占据高端市场了吗?

雷军曾表示,“经过五年(始于2016年)的艰苦卓绝的补课,我们产品能力已实现了巨大的提升,并在高端市场打开局面并站稳了脚跟。”

但问题是,小米真的占据高端市场了吗?安卓手机阵营的高端品牌,从最初占据技术领先优势的三星,轮替到依靠单点突破实现整体性能和品牌提升的华为,这是大致的品牌交替曲线。但到 目前为止,还很难说小米占据了高端品牌的市场 。雷军的这一番表达,更像是自嗨。

小米手机的性能和性价比,经过这么多年的打磨,肯定是经过了市场检验的。但品牌,是另一种需要经营的无形资产,但最核心部分还是根植于产品的创新能力。以华为为例,将相机拍照锁定为重要的爆破点,发布会则经过周密计算选在欧洲,高举高打,和国货崛起同频,收割了一大批中高端用户。

相比较之下, 小米则在营销和品牌方面,一直都显得很保守 。如果说在小米成长的早期,这种状态是可以被理解的。但在小米已经取得今天的成绩的情况下,小米的四平八稳则显示了自身的核心局限——小米整体还是被当作一家制造业企业,所以整体的估值不高。

小米手机

2011年,小米1横空出世,并开启了互联网手机的时代。现在智能手机行业都快进入衰退期了,小米拿出什么革命性或者有实质创新的产品了吗? 十年过去,所谓的创新,都谈不上实质上的创新,严重依赖于高通的芯片和安卓的开源代码 。根据财报数据,2020年小米手机毛利率为8.7%。作为对比,苹果公司的每一款手机毛利率均超过50%。

进入5G时代以来,各大手机厂商纷纷启动高端化战略,试图在高端市场分一杯羹。去年年底,小米就携小米11Ultra系列大张旗鼓地冲击高端手机市场。但就在今年618期间,该系列手机便开启了史无前例的优惠,已有电商渠道公布了超过1100元的优惠幅度,即便是其他的渠道也优惠超过了700元,基本上算是给这台所谓的高端旗舰画上了“句号”。

而在全球市场, 小米的整体策略依然是利用低价抢夺市场份额,甚至为此出现了个别机型现负营业率的情况 。瑞银对小米出货量较大的红米Redmi K30 5G进行的拆解分析表明,其128GB的平均售价为2299元人民币 (350美元)。加上制造、货运/物流和保修成本,预估产品毛利率为9%,与公司平均水平相当。但是考虑到运营支出/销售,估计营业利润率约为-1.7%。

利润率

高端机攻略也拖累了小米集团的净利率 。2020年小米对外投放广告开支55亿元,主要是为了推广高端机型。广告开支的增加,让小米2020年净利率为5.28%,相比2019年的5.58%略有降低。如今,荣耀从华为独立出来,已摆脱了芯片的困境,并明确宣布定位高端,硬件配置将超越华为的Mate、P系列。 在荣耀的反扑之下,小米的高端机战略能否站稳,还有待观察

03

小米 汽车 的掣肘

2020年2月,雷军宣布造车之后,小米集团股价一度涨幅超过12%,当天收盘市值增长500亿港元。这说明市场很看好小米造车。对于造车,雷军直言,他和小米已经做过充分调研,并且首期投资便为100亿元,未来十年预计将投入100亿美元。虽然较之国内不少造车新势力起步阶段的缺钱卡脖子,但仍有不少人质疑, 起步略晚的小米造车,首期100亿元的投入能够支撑其走高端、做智能化研发、攻克新造车核心技术吗

更何况,100亿元对于如今的造车领域来说已经不算多了,一直被诟病吝啬研发投入的蔚来在2020年的支出便高达24.9亿元,今年更是预计超过50亿元,这还不算蔚来在过去三年投向工厂硬件、三电系统开发、换电站以及市场体系服务体系等的支出。要知道,过去三年蔚来净亏损高达376亿元,而且这些亏损的钱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壁垒。在这个马太效应明显的赛道,后入者小米如何形成差异化优势,生产出有小米特色“杀手锏”的成型车,将考验雷军的智慧。

造车可能会让小米跻身万亿市值俱乐部,也可能会因为巨大的资金投入将小米拖入深渊 。小米虽然外表家大业大,但因为整体的市盈率不高,所以造就了小米在品牌经营方面也极其讲究性价比。

但在竞争高度激烈的 汽车 市场, 小米很难复制性价比奇迹 。现在的电动车市场呈现两头开花的局面,以特斯拉、比亚迪和蔚小理为代表的20万以上的高端化路线,和以五菱宏光MINIEV为首的10万以内的低端化路线。三年后,小米 汽车 量产后将切入哪个市场呢,保持性价比势必就不会往高端上走,往低端,以五菱积累了十多年的品牌、市场优势就连特斯拉也很难在销量上讨到便宜,更何况小米。况且,加上自动驾驶等核心组件,要维持性价比的品牌形象,只能往竞争最为激烈的10万-20万区间去靠,这意味着 小米迎头相撞的不仅仅是未来可能下探至这一区间的特斯拉,更是一群对电动车分外眼红的燃油车企

小米 汽车

在没有完全革命性续航突破比如半小时充1000公里之前,和完爆其他对手的产品力, 小米 汽车 这个“新来的”可能会惨遭蹂躏 。造车已经到了一个泾渭分明的阶段,新能源和自动驾驶,虽然在物理基础上有重叠,但是这两条路已经不是同一个层面上的不同方向,而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进化方向。也就是说,新能源本身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标配,自动驾驶才是真正角逐的方向。

而小米现在入局,就意味着先要追平新能源 汽车 业态的平均水平,还要追赶自动驾驶。迄今为止,作为手机行业顶流的Apple虽然屡屡传出造车的消息,但真正落地的产品依然虚无缥缈,苹果的战略布局不可谓不早,供应链整合能力也不可谓不强,但在产品兑现上的迟疑,就说明这件事并不简单。伴随着特斯拉在价格方面即将洞穿20万以内的趋势愈加明显,小米要保持性价比的惯性无异于难上加难。

世界第二,只是出货量的排名,对这一点,要保持足够的清醒。 随着竞争的升级,技术实力储备的短板,会暴露的越加明显,追赶也会变得越来越吃力 。小米和雷军没必要再去盘点自己过往的选择和梦想了,重要的是看清当下,解决问题。

雷军登上《新闻联播》,小米究竟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

优势:

1、 团队强大。小米公司董事长兼CEO雷军于1992年加入金山软件,1998出任金山软件首席执行官。2007年,金山软件上市后,雷军卸任金山软件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职务,担任副董事长。林斌担任小米科技总裁的职务。1990年毕业于中 山大学,获电子工程学士学位。1992在美国Drexel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1995至2006历任微软亚洲工程院工程总监,微软亚洲研究院高级开发经理,微软公司开发主管等职务。其他五位创始人黎万强、周光平、黄江吉、刘德、洪锋也是饱经风霜、个个才能过人。

2、 国产优势:至今,中国大陆流行的高端手机中还有中国人自己的品牌,小米手机的诞生打破了世人对国产即为“山寨”的印象,为中国国产品牌树立了非常良好的品牌形象。而且,小米手机根据中国人的特征设计,在机身方面更适合国人的握法。

3、 价格优势:小米手机拥有Android或自创MIUI系统,支自主刷机,并且配置1.5GHz CPU,可视为智能机的巅峰之

作,但是其售价只有1999元,如此高的配置与如此不可思

议的售价,已足够抓住大众眼球。

4、 订购,邮寄销售。省去诸多没必要的流通环节,为其打价格战打下基础。

劣势:

1、 起步晚,信誉缺乏。由于小米公司刚刚成立一年多,在HTC、三星、iphone等智能机统治天下的时候,小米横空出世,在市场份额、占有率上明显不足,在大众心中的口碑还没能建立。

2、 技术限制。小米手机的系统仍以Android为本,会受谷歌等研发技术的限制,与HTC、三星等手机类似,不具备不可

替代性。

3、 在9月份之前推出的小米体验机中,不少顾客在使用之后发现了大大小小不少的问题,这对于刚刚起步的小米手机无疑是雪上加霜。

机会:

1、 功能先进。小米手机主打牌,这在年轻人中,特别是学生中大受欢迎,其高性能低价位的特征正好迎合了学生的购物心理。

2、 未来移动终端的发展。随着3G网络的完善,“移动终端”逐渐得到用户的认可。小米的诞生无疑是利用了这个极其有利的因素。

3、 竞争对手的削弱。苹果公司又一次面临重大挑战,乔布斯的去世对苹果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便给了小米的发展、喘息的机会。

威胁:

1、 竞争激烈。高端智能机的天下基本上已被HTC和三星瓜分完毕,小米真可谓是在夹缝中求发展。 2、 自主产权不高。小米的主要部件生产还不能做到100%自主研发、自给自足。3、 “米黑”的挑战。米黑试图要利用、编造各种各样的负面消息来毁灭小米手机的形象,这种“三人成虎”的效应是不可忽视的。

被雷军称的小米2s在当时究竟怎么样?

小米到底凭什么这么厉害?

这两年,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真的是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十几年前,智能手机刚刚横空出世,我们身边都是国外的品牌,类似三星、苹果、索尼等等。但是随着我们自主研发的能力越来越强,我们现在国产品牌做的也非常不错。

鼎盛时期,我们的国有品牌非常多,中兴、酷派、华为等等,但是时代的洪流已经淘汰了一批又一批的手机厂商。能够留下来的,都是那些自主创新能力强,紧跟时代潮流的厂商。众多热门厂商中,最受欢迎的就是小米了。小米近几年的成绩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不仅在国内的市场占有很大的份额,在国外也有属于自己的一篇市场。

近日,一则新闻备受米粉们关注,那就是小米公司的创始人雷军登上了《新闻联播》,像全国人民展示小米的自主研发实验室,并且介绍小米的未来规划。不得不说,小米这一下真的是扬眉吐气了。他们这么些年来所作的努力没有被大家忽视,现在真真正正的成为了一家民族企业,专注于自主创新,相信小米公司的成功也离不开雷军的正确决策。

小米公司表面上是一家手机公司,每年的旗舰机都是性价比极高,相比较于市面上的手机,硬件方面跟得上,价钱方面也深得人心。小米也冲击高端手机市场,甚至发布了一款全球首有的概念机,小米阿尔法,把用户关注的屏幕问题做成了环绕屏。小米在智能家居方面也有属于自己的发展。让家居变得更加智能,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一点获得了大众的广泛认可。不得不说,小米是一家非常上进的公司,希望将来可以有更高的发展。

小米的隔空充电,就像把5G基站搬到了家里

2013年4月9日北京国家会议举办了米粉节,伴随着一部神机的诞生 小米2s

把这个参数先放到现在,骁龙600的处理器,32g的最高储存,高配的1300w的后置主摄,720p的屏幕分辨率,甚至现在还有很多二流厂商还做着比这更低端的配置。而放回2013年那个3g网络的时代是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呢?

1.山寨机市场基本沉没

电视广告长达二十分钟的循环播放山寨机广告,内置无线上网芯片永久免费上网,新一代触屏手机,通话等等,众多新奇的功能吸引着巨大的消费群众,山寨机势头强劲席卷全国,而小米一代的诞生可谓重创了山寨机市场,时隔两年小米2s横空出世,响亮的国民品牌,优质的性价比,良好的售后,山寨机市场从此基本沉没

2.小米里程碑

类似于苹果的4代,小米2s也可谓是里程碑式的产品,与小米一代刚出现一样,吸引了一大批忠实米粉,其背后吸引如此众多客户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小米公司满满的诚意。让众多一直坚定支持中国手机行业的人备感欣慰,新颖的外观更是延续至全面屏时代之前,颜值和实力并存的产品,也标志着未来手机市场发展的方向,那一年,小米势头正旺,步步高升。

3.

小米性价比时代开启

1999交个朋友,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其实小米一代的成本价都在两千左右,1999可以说基本没有利润,这才使得小米手机有性价比的存在,小米2s的出现可谓是彻底打开了小米手机的性价比时代,从此以后每一代产品都深入人心,直到骁龙处理器835出现,小米6代搭载一代神处理器成为又一代神机,在性价比的方面小米可谓是深入人心,成为了小米手机亮丽的标签。

小米创始人

话说,无线君在很久很久以前想过一个问题:我们身边的充斥着能量,为什么不能用来给手机充电?

这些能量有太阳光的照射,有基站和无线路由器的辐射,还有人的体温,甚至做饭时的天然气灶不也是巨大的能量之源么?

手机无时无刻不在接收着这些能量,但却竹篮打水一场空,能量白白地耗散掉,难道这一切只能是不可逆转的熵增?

后来,“ 无线充电 ”技术横空出世,无线君是期待不已的。想象着有一个内置于插座的玩意,可以源源不断地定向发射能量,并能持续跟踪手机,可在一个房间之内任意移动随时充电。

然而当看到实物的时候,却着实让人失望。原来所谓的“无线充电”,还是要把手机放到一个圆盘上,不能拿起来。虽说不用插线,但一般充电线可以满足一定的移动需求,这个就不行了。

食之无味,弃之有肉,用“鸡肋”来形容最恰当不过。

然而,近期看到小米的“ 隔空充电 ”技术之后,不禁发现,技术还是在悄然之间进化的,不知不觉间,很多曾经想象的东西都变成了现实。

其实,无线充电本质上,就是电磁波和电流之间的转换,只要开机上网,我们的手机就在孜孜不倦地进行着这项工作。

手机天线接收到基站发来的微弱电磁波信号,再转换为电流,最终通过内部复杂的软硬件模块还原出信号中携带的数据。

也就是说,手机可以接收到基站传来的能量,只是这些能量是用来传递信息的,并没有用作无线充电。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给家里放一个类似基站的设备,源源不断地对准手机发射电磁波,手机接收之后转换为电流给电池充电,只要能量足够强,不久能实现无线充电了吗?

事实上,小米也是这么做的。

从宣传中看出,这个“隔空充电”方案需要给家里放一个信号发射器,尺寸还相当大,跟个饮水机尺寸差不多了。

之所以这么大,是因为它用到了5G基站的一些技术,能把能量像手电筒那样集中起来,对准手机定向发射。

第一个技术是: 大规模天线阵列 。小米宣称信号发射器内含144根天线,跟个5G小基站差不多了。

第二个技术是: 波束赋形 。天线越多,发射的信号能量越集中,指向性越好。目前除了5G之外,无线路由器也在广泛使用这个技术。

第三个技术是: 毫米波 。毫米波是指频率在30GHz以上的电磁波,由于频率高,因此波长很短,为毫米级别。波长短了,天线也就小了,因此信号发生器里能塞得下这么多的天线。

用到了这么多的5G技术,可不就相当于把基站搬到了家里?

因此,这个技术刚一公布,就有人质疑为了充电,让人白白承受更多辐射的问题。

其实中国对电磁辐射限值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能正常上市,说明它必然是通过了相关测试的。

但有形的测试容易通过,人心的疙瘩却难以解开。

当然,这款产品属于实验性质的,也并非要用于手机充电,而是为了智能家居而生。

因为家里可能有非常多的智能联网设备,它们的供电都依赖于电池的话就非常麻烦,而有了隔空充电,万物互联,实时在线就有了坚实基础。

小米,其实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小米创始人是雷军。

雷军1969年12月16日出生于湖北省仙桃市,雷军作为中国互联网代表人物及全球年度电子商务创新领袖人物,曾获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及十大财智领袖人物、中国互联网年度人物等多项国内外荣誉,并当选《福布斯》(亚洲版)2014年度商业人物。

同时兼任金山、YY、猎豹移动等三家上市公司董事长。雷军曾任两届海淀区政协委员,2012年当选北京市人大代表,2013年2月当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17年12月,荣获2017“质量之光”年度质量人物奖。

扩展资料:

小米公司在互联网电视机顶盒、互联网智能电视,以及家用智能路由器和智能家居产品等领域也颠覆了传统市场。截至2016年年底,小米公司旗下生态链企业已达60余家。

其中紫米科技的小米移动电源、华米科技的小米手环、智米科技的小米空气净化器、加一联创的小米活塞耳机。

纳恩博Ninebot的九号平衡车等均在短时间内迅速成为影响整个中国消费电子市场的明星产品。 小米生态链建设将秉承开放、不排他、非独家的合作策略,和业界合作伙伴一起推动智能生态链建设。

百度百科—雷军

百度百科—小米